轉手
企業(yè)入職“集訓”變培訓機構“推薦工作”
本以為參加的是招聘企業(yè)的入職集訓,但趙楚沒想到,這個許下集訓后將獲得高薪職位的企業(yè),轉手將他們“賣”給了培訓機構做了“學員”。
此后,他們陸續(xù)獲知,即便通過了培訓,他們也未見得能夠獲得此前應允的崗位,而是會被“推薦”給事先一無所知的其他工作單位。
應聘過程中,一個細節(jié)被趙楚等人忽視了,招聘企業(yè)并未與他們簽署用工合同,而是一份《集訓協(xié)議》,以及和一家名為北京完美空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署的《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》。
《集訓協(xié)議》內容顯示,甲方為“卓新智趣(北京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第二分公司”,乙方為應聘者,甲方對乙方“提供集訓指導服務,其中包括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、簡歷撰寫、面試技巧等內容”。
工商信息顯示,上述公司的經營范圍僅為“計算機軟件及技術開發(fā)、技術轉讓、技術咨詢;企業(yè)管理咨詢;銷售計算機軟件及輔助設備、電子產品(不含電子出版物)”,并未包括可以開展“集訓”等內容。
而實際上,開展“集訓”課程的并非該招聘企業(yè),而是北京完美空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。之所以將招聘企業(yè)與培訓機構混為一談,企業(yè)自己的解釋是,它們“同屬于翡翠(教育)集團”。
此外,趙楚和大多數(shù)應聘者一樣,沒有注意到這份協(xié)議中另外隱藏著“陷阱”:其中規(guī)定,參與集訓的應聘者要接受“甲方為之推薦的用人單位進行就業(yè)”,且在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”中規(guī)定,如果乙方個人3次及以上無條件放棄甲方給予推薦的面試或工作機會,甲方將視為對乙方完成工作推薦。
對此,位于北京海淀區(qū)的卓新智趣(北京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教學部的一名吳姓負責人毫不諱言:這些應聘者進入“集訓”班后,就與此前應聘的崗位沒有直接關系了,“他們就是學員,結束后會對他們進行考核,根據(jù)考核結果和雙向選擇的意愿,可以推薦到集團的分公司,也可以推薦到別家有合作關系的公司?!睋Q言之,趙楚和其他應聘者以為集訓結束后就能獲得當時應聘的高薪職位,但實際上得到的僅僅是企業(yè)轉手給培訓機構后,由培訓機構提供的“工作推薦”的機會,并且有次數(shù)限制。
此外,培訓機構“推薦工作”的方式也讓趙楚不解?!凹柦Y束后,他們胡亂改我們的簡歷,然后在招聘網站上‘海投’,吸引別家公司招聘我們,這不是‘推薦’,是騙人。”
揭秘
“集訓”過后“高薪夢”碎 當事企業(yè)承認“有償集訓”
讓趙楚起疑的還有收費2萬多元的“集訓”課程。
趙楚后來了解到,即便是支付了昂貴的培訓費用后,這些求職者能夠獲得的工作機會也并不優(yōu)越。相比較前期的付出,不到2000元的薪資,顯得杯水車薪。
趙楚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“集訓”中一門“搜索引擎營銷”課程的部分課件,基本為某搜索引擎的推廣創(chuàng)意、競價常用工具、競價特殊樣式和移動搜索推廣等內容。趙楚稱,“集訓”課上,講師幾乎全程對著PPT念內容,沒有教學互動,也沒有實際操作,“什么也學不到”。
10月20日,北青報記者以趙楚家人的身份致電卓新智趣(北京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第二分公司,詢問為何應聘求職反被要求參與高價“集訓”一事。
涉事公司一名王姓經理稱,該公司目前有三種招聘方式,“第一種是有一定經驗的,能直接應聘拿到月薪2000-3000元,第二種是經驗豐富的,起薪可以開到7000-8000元,第三種就是剛畢業(yè)或者沒什么經驗但又想進入IT行業(yè)的人,可以通過3-4個月的集訓來培養(yǎng)人才?!蓖踅浝磉€表示,這些要求都是根據(jù)總公司的規(guī)定來的。隨后,北青報記者致電位于海淀區(qū)的卓新智趣(北京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,該公司上述吳姓負責人稱,在一些地域的分公司,包括重慶、西安乃至北京的通州、昌平、回龍觀的分公司,確實一直以來都是采取這種“有償集訓”的方式培養(yǎng)“崗前考核要求差距大”的應聘者。
退一步來說,面試時承諾的“高薪”職位能否兌現(xiàn)?
參加“集訓”兩個多月后,趙楚從此前已經完成集訓、被推薦工作的應聘者處了解到,幾乎沒有學員被推薦到真正的高薪職位,“有學員告訴我們,他被推薦到一家小公司,月工資只有1800元,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,6個月后還要還每月1600多元的分期貸款。”
對此,吳姓負責人回應稱,薪資待遇根據(jù)考核結果和推薦的單位不同會有差異,“像你反映的月薪2000元左右的也有”,但吳老師堅稱“拿2000元的人很少”。